025-58786158
18662711268 郁经理
免费方案 | 获取报价
您的位置: 首页 > 产品展示 > 18-30KV终端产品
24小时咨询服务热线:
025-587861583M QTIII 7670 冷缩式户内外终端是满足 IEEE 48-1990 标准的第一级终端要求的一体化、有雨裙的硅橡胶终端。本终端由硅橡胶外绝缘管、高介电常数应力控制管、高介电常数应力控制泥和端部密封泥组成。终端主体是预先扩张后,套在可抽去的芯绳
全国24小时咨询服务热线:
025-587861583M QTIII 7670 冷缩式户内外终端是满足 IEEE 48-1990 标准的第一级终端要求的一体化、有雨裙的硅橡胶终端。本终端由硅橡胶外绝缘管、高介电常数应力控制管、高介电常数应力控制泥和端部密封泥组成。终端主体是预先扩张后,套在可抽去的芯绳上面。本终端适用于 18/20kV 的铜带、铜丝屏蔽的挤包绝缘电力电缆。
该产品系列针对单芯电缆有 7675K 和 7676K 两个产品,针对三芯电缆有 7675 PST-G
和 7676PST-G 两个产品。
Ø 组件主要配置
Ø 预制电应力控制单元的硅橡胶终端主体
Ø 双层镀锡铜编织接地线
Ø 恒力弹簧
Ø 电缆预处理组件
Ø 冷缩式硅橡胶密封管*
Ø 冷缩式硅橡胶三叉密封手套*
* 只在三芯终端组件中提供
Ø 产品特点
Ø 一体式设计:便于快速安装并适用于不同截面电缆。
Ø 冷缩结构设计:采用 3M 独特冷缩技术,安装时无需特殊培训,不必费力推,不用
动火和使用特殊工具,只要简单地将终端定位于经过预处理的电缆上,抽取芯绳使其收缩即可。
Ø 高介电常数电应力控制:特殊配方的高介电常数电应力控制材料通过将主绝缘表面
上方电场重新均匀分布,将屏蔽断口处电应力减小到最低程度,有效降低终端表面电场。
Ø 结构紧凑:通过应用高技术材料得到可靠的爬电距离,使其能承受有污染的环境,
便于在有限的空间内安装。
Ø 硅橡胶冷缩主体与 EPDM 应力控制管:适用于所有一般固体主绝缘,如聚乙烯、交联聚乙烯(XLPE)及乙丙橡胶(EPR)等主绝缘。采用橡胶弹性体材料,抗电痕及耐腐
蚀性极强,电性能优异,使用寿命长。硅橡胶材料紧密贴附电缆本体,防潮并且与电缆同“呼吸”。QTIII 7670 系列冷缩终端外绝缘管采用抗爬电硅橡胶材料,能在潮湿的环境下最大程度地减小爬电电流,而且:
Ø 硅橡胶的光滑表面极大地减少了吸附在其上的污染物。
Ø 硅橡胶表面具有疏水性:与硅橡胶接触的水分将会聚集并沿着裙边流走,而不是完全粘湿表面。这样,硅橡胶表面形成的导电距离短,从而减小了爬电电流。
Ø 当表面爬电电流增加发生弧光放电以后,硅绝缘子被烧灼形成的灰烬为无机物且不导电,从而阻止爬电的进一步形成。
Ø 硅橡胶绝缘子采用独特的非等长裙边设计。这一特点使得顶部裙边上汇聚的水流可以自由落下,从而防止了等长裙边绝缘子可能发生的裙端到裙端之间的导电通道。3M QTIII 终端的这一设计优化了其在大雨情况下的性能。
Ø 电应力控制
QTIII 7670 系列冷缩式户内外终端产品内部预制应力控制管采用介电常数大于 15 的高介电常数材料制成,覆盖在电缆外屏蔽和主绝缘表面,可以通过折射方式,均匀屏蔽断口的电场,无需硅脂。连续长度内的电应力,一般是从邻近屏蔽断口处的 50V/mil 到线芯处的70V/mil,在 QTIII 7670 系列冷缩终端的作用下,可使终端处的电应力比屏蔽连续部分处的电应力还小。由于应力控制管的存在,在额定电压条件下,所装终端及其绝缘体表面上的电场强度保持低于 15V/mil。电场的良好分布提高了工频耐压水平和基本冲击绝缘水平。
电场分布如图 1 所示:
图 1 电场分布图
注:1—电缆导体,2—电缆主绝缘层,3—电缆半导电层, 4—应力控制泥,5—高介电常数应力控制管, 6—电缆附件硅橡胶绝缘层
1. 产品应用
Ø QTIII 7670 系列冷缩终端长期工作温度为 90 oC,过载温度为 130 oC。高介电常数应力控制泥能改善屏蔽端口的应力集中,无需硅脂。绝缘管为黑灰色的,抗电痕的硅橡胶材料制成。安装时,应按安装图纸,正确安装于己开剥处理的电缆上。
Ø 适用于挤包绝缘电缆,如:PE(聚乙烯)、XLPE(交联聚乙烯)、EPR(乙丙橡胶)绝缘电缆。
2. 产品典型尺寸
型号 | A (mm) | B (mm) | C (mm) | D Φ (mm) | E Φ (mm) | F (mm) | G (mm) | H (mm) | I (mm) | J (mm) |
7675 | 280 | ≥5 | ≥10 | 56 | 76 | 102 | 53 | 64 | 170 | 25 |
7676 | 280 | ≥5 | ≥10 | 68 | 89 | 102 | 53 | 64 | 170 | 25 |
图 2 终端主体扩张在芯绳上
注:1—白色芯绳,2—高介电常数应控管,3—硅橡胶外绝缘管,4—红色支撑芯绳,5—硅橡胶密封泥,
6—高介电常数应控泥
3. 典型的物理和电气性能参数
3M QTIII 7670 系列冷缩式户内外电缆终端适用的电缆长期最高工作温度为 90oC,短时最高应急温度为 130 oC。QTIII 7670 系列终端符合 IEC60502,IEEE48,以及 GB12706 标准对相应电压等级的技术要求。电缆终端的额定运行电流满足或超过与其匹配的电缆额定运行电流。
Ø 硅橡胶外绝缘管
物理特性:
测试项目 | 典型值 | 试验方法 |
颜色 | 黑灰色 | ————— |
拉伸强度 | 850psi | ASTM D412 |
弹性模量@100%拉伸时 | 130psi | ASTM D412 |
弹性模量@300%拉伸时 | 400psi | ASTM D412 |
疏水性恢复周期 | 5 小时 | 3M 试验方法 |
电气特性:
测试项目 | 典型值 | 试验方法 |
介电常数 | 3.6 | ASTM D150 |
介质损耗因数 | 0.003 | ASTM D150 |
介电强度 | 20kV/mm | ASTM D149 |
抗电痕性能(3.5kV) | 5 小时 | ASTM 2303 |
Ø 高介电常数应力控制管
物理特性:
测试项目 | 典型值 | 试验方法 |
拉伸强度 | 1500psi | ASTM D412 |
弹性模量@100%拉伸时 | 160psi | ASTM D412 |
弹性模量@300%拉伸时 | 500psi | ASTM D412 |
电气特性:
测试项目 | 典型值 | 试验方法 |
介电常数 | 22 | ASTM D150 |
介质损耗因数 | 0.10 | ASTM D150 |
Ø 高介电常数应力控制泥
电气特性:
测试项目 | 典型值 | 试验方法 |
介电常数 | 25 | ASTM D150 |
介质损耗因数 | 0.9 | ASTM D150 |
Ø 硅橡胶密封泥
电气特性:
测试项目 | 典型值 | 试验方法 |
介电强度 | 12kV/mm | ASTM D149 |
4. 性能试验及质量保证
Ø 电气性能试验及数据
3M QTIII 7670 系列冷缩终端按照 IEC 60502.4 及中国国家标准 GB12706.4 进行电气性能试验,试验结果均满足或超过相关要求。
顺序 | 试验项目 | 标准要求 | 检测结果 | 评价 |
1 |
交流耐压试验 | 81kV, 5min, 不闪络,不击穿 | 81kV, 5min, 未闪络,未击穿 |
通过 |
2 |
局部放电试验 |
30kV 下,≤10pC |
<2pC |
通过 |
3 |
冲击试验 | 170kV 下,正负极性各 10 次,不闪络,不击穿 | 170kV 下,正负极性各 10 次,未闪络,未击穿 |
通过 |
Ø 密封试验
屏蔽电力电缆的底部密封是这样制成的:将胶粘条裹于接地片上下并缠绕上厚厚的乙烯带。乙烯带压紧胶粘条形成接地片的防水密封。接线端子的顶部密封使用的是硅橡胶密封泥。密封是通过将接线端子浸入水中,并将 0.05Mpa 的气压加到终端连接的电缆芯线上来试验。两处密封处应能够承受此内部气压 6 小时而无泄漏。组件两端的密封均符合 IEEE48-1990 内部气压试验的要求。
Ø 抗紫外线性能试验
根据 ASTM-D750 和 G23 中的规定,在 Weather-O-Meter 处试验 1000 小时,硅橡胶绝缘子的表面未出现裂纹、裂缝和改变。硅橡胶在阳光下具有先天的稳定性,而碳基类橡胶则不具此特性,这是因为硅分子的主要支撑结构(硅-氧键)具有比紫外线更大的键能,而 EPDM 橡胶的碳-碳键能小于紫外线的能量。
Ø 现场性能试验
如果空气中传播的污染物吸附于终端表面,则当表面潮湿时,可能产生严重的爬电电流。雾和细雨比雨水更具有危害性。雨水可以冲刷掉终端上的污染物,而雾粘湿了污染物后会不同程度地引起表面导电以致于产生爬电电流。图 3 是以陶瓷为代表的典型亲水性表面的情况。图 4 是 3M QTIII 硅橡胶绝缘子的疏水性表面的情况。因为这种表面不容易粘湿,所以能减少腐蚀或爬电的产生,最终能防止或最大程度地减少爬电电流的产生。有时,恶劣的环境条件会持续很长时间,引起各种聚合物表面失去疏水性,因此,
EPDM 橡胶会随着时间而失去疏水性,陶瓷的亲水性将会随着时间变得更强。这样就会导致过早失效或闪络。然而,硅橡胶表面能在 24 小时之内恢复其疏水性(见图 5)。
QTIII 硅橡胶材料的这种特性是保证其使用寿命长的一个主要因素。
5. 产品选型
QTIII 7670 系列户内外终端选型表
单芯电缆
型号 | 电缆绝缘外径 (mm) | 导体截面 (mm2) |
7675K | 26.7-45.7 | 50-185 |
7676K | 38.9-58.9 | 240-630 |
三芯电缆
型号 | 电缆绝缘外径 (mm) | 导体截面 (mm2) |
7675PST-G | 26.7-45.7 | 50-185 |
7676PST-G | 38.9-58.9 | 240-630 |
6. 储存
3M QTIII 7670 系列产品从生产日期开始,有效储存期为 3 年。生产日期参见产品主体上的喷码或包装箱标签。超过有效储存期的产品可能会出现性能降低,不适于正常使用。储存温度范围为 -40 oC 到 +50 oC,推荐按照常规方法在室温下进行储存。
7. 终端运行最小相距要求
3M 电缆终端运行最小相距(空气净距)要求 | ||||||
终端主体对同相裸导体示意图 | 终端主体对异相裸导体示意图 | 终端主体对地及相间距示意图 | ||||
|
|
| ||||
电缆终端运行最小相距(空气净距)要求表 |
备注:
1)* 尺寸 A 和 B 均指终端主体与裸导体(如裸露的铜排、金属线鼻子等)的最小净距。 2)电缆终端部分的最小弯曲半径要求与电缆本体部分的要求一致,请参考相应标准。
3)电缆终端外屏蔽(外半导电层) 断口以下部分均接地,无最小相距要求。
4)户外终端与户内终端的最小相距要求相同。 | |||||
尺寸 | 说明 | 最小净距要求 (mm) | ||||
6kV | 10kV | 20kV | 35kV | |||
A | 终端主体对同相裸导体的 最小净距 |
76 |
127 |
190 |
330 | |
B | 终端主体对异相裸导体的 最小净距 |
114 |
190 |
267 |
457 | |
C | 终端主体上端对地或相间 最小净距 |
15 |
30 |
40 |
50 | |
D |
终端主体下端对地或相间 最小净距 |
10 |
20 |
25 |
35 |